黎乐:木棉盟
黎乐:木棉盟
木棉盟
---记杨之光先生
阳春三月,真是好时光,初初的春,凉凉的意,花团锦簇里不会太热烈,也不会妄自菲薄了去,这样的时节,去拜访杨老!老早就听同行的美术评论家李琰说起过,杨老的守时:早到十分钟以上,当然是没能克敛好自己脾性的浮躁和性急,迟到了十分钟以上,在相约的等待或被等待里,误了他的画画的时间,杨老统统将这种不守时归根于:不严谨。
事实上也是,杨老的一生,纵贯了上下整整一百年以上的人和物,上启于民国年间前后,过渡至恩师一代,中间自己亲身的经历并参与了水深火热的旧、新中国近代社会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,其中太多的活动、变革、人文、发展等等,诸多的人和事,下承至学生辈下一代孙一辈,延后至现在的2000年后、学生、青少年,全是融洽相处和蔼相对,我们面对着杨老,不会有一点儿局促不安,当然更看不到一点的大家架子和学术的名家讲究之类了。
想杨老一生,是最早的加入上海左联的第一批成员之一,上海左联,有必要介绍一下,左联,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通称,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,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团体,左联联合一切进步力量在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,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色彩,而且左联与其他革命团体一起粉碎了***的文化“围剿”,这支革命文艺大军,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。然后,参加了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的曹禺的处女作《雷雨》的演出,剧中出演鲁贵一角。紧接着就是宣传抗战,曾经与作战英勇的19路军将领司徒非一起,为宣传抗战一路往北,直到抗战胜利了而折回。解放后,才真正完全的改用手上的笔,为国为民的继续表现,先后于徐悲鸿学院,中央美院,中南美院(广州美院前身),从水彩慢慢转型不停的进取中,从创作了《一辈子第一回》开始,一系列发人深思、有关社会形态,劳动人民的本身、朴实无华的民生的艺术形象,生动鲜明的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。
杨老一腔的爱国情怀,从始至终,贯穿了他的一生,融于笔墨当中,一系列的作品,无一不与国与家相连相系。其中一幅著名的创作:一个女子迎着逆风,举着灯,用灯光***远方拖拉机上连夜耕地的伙伴,一个姑娘蹲在深深的积雪里,忙着准备伙食,杨老当时是为了宣传那辛苦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们,《雪夜送饭》,整幅画面,显示着一种特殊的力量与美的魅力,那种劳动的紧张,那种忘我的劳动中,那个年代的人们处处充满了豪迈的英雄主义,充满了革命的理想,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大跃进的时代气氛和深厚的阶级感情。在创作《雪夜送饭》时,太多太强烈刻骨的记忆,杨老说:“是最艰苦的劳动,现在想起来都可怕,一天12个小时的强度劳动,最后得了国际奖。”杨老根本就没有想到能得奖,他说能让他画画就不错了。果然,得了这奖后的颁奖会变成了批判会,就是在这个会上,台上的人讲:“杨之光,你要警惕名利思想!”
在50年代,在中央美院的李可染、叶浅予、李苦禅、吴作人、萧淑芳、吴冠中,还有在上海的林风眠、关良这些画家的特长,是通通没有办法自由发挥的,那个时期,就是这样子的不可思议。杨老说,所有的画画的氛围,真正的大家,全是和人民民生政治气氛是有关系的,当时的政治气候就说是要为人民服务。所以当时不单是吴冠中,还有那么多的名家李苦禅、吴作人、萧淑芳、李可染、叶浅予,都受委屈。抗美援朝时火药味就是很重的,需要艺术怎么样为前线服务,当时有一张苏联红军的画,是印象里记忆最深的:你参加红军了没有?手指着你,就这样宣传画着,去激起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。当时就是这样子的没办法,当时的形势只仅仅需要这种,而不是花花草草。中国政治上的转型,影响到艺术上的成熟。杨老反过来还要去劝慰吴冠中先生:笑了吧,算了吧,不要去算这些的老账了。杨老的性子,就这样的鲜明着,并直至今天,一样的说,“没有徐悲鸿先生,就没有我的今天”,后来杨老所经受到的打击比吴冠中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,却一样的承受。
我默默无言的了解着这些,靠在一个角落里,外面人来人往,远眺着裙楼上一片片飞花的屋檐,屋檐与屋檐间,木棉花在几层楼高处,这时节开得正好,火红灼热,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,给这座城市的春天增添了指引性的生机和活力。我常是喜欢到每一朵花前停足,细细的想认一认花的前身。所有的花,只要是说到花的,几乎通通形容的都是女子,唯独只有木棉,是齐天的男子。这木棉花,倒是特别特别的象杨老。
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,他在《木棉花歌》中曾形容木棉花“浓须大面好英雄,壮气高冠何落落”。木棉树有一个极特别的特质,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,以望天的姿式,英武地争取阳光雨露,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质量,被人誉之为英雄树、英雄花。春秋冬三个季节它和别的树木浑在一起,看不出任何的不同来,只有到了三月间,它就开始了他的正能量,英雄气的,一点一点,把内心最血气方刚的男儿样子,最是浓烈的情感特质,最最壮烈,几乎是壮烈到妖冶却绝对是正直的风情,完全的释放解脱了出来,光秃秃的枝头兀自地绽放鲜艳魅惑的血色的花朵,没有一点杂质,烈火似的不管不顾,只管熊熊燃烧,高调的昂扬着,火烧云似的一树就是一片,轰轰烈烈的壮观了一路过去,然后一直延伸着。象杨老!
杨老的艺术发展正如其个人的生命沉浮,充满了曲折和艰辛,每一件代表作几乎都是在美术界的质疑与自身命运的坎坷中诞生的,出于一片至死不悔的对国家对民族怀着的赤子之心,成长于革命的年代里,更让杨老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和政治的洗礼,磨砺出杨老异于常人的时代敏感与艺术功力,使杨老勇于突破程序束缚,不断创作出极富时代精神的视觉形象。
听说杨老在文革时期,一样的避不开那一场劫难,扣了个通敌的罪名,曾经被下放劳改,突然间泪如雨下。杨老却是轻易的就别开了话题,“政治上受委屈,要从历史看这个问题,我们国家领导人都受委屈。我在“文革”当中家破人亡了,我去怪谁去?”想象中,半夜里,杨老捧着那本大多是记载着他自己心情的《下放日记》,悲痛于那样的年月,所有的心情,在泪眼模糊里,上升为一种我也根本无法表达的高度,在下放的日子里,杨老说:“环境跟创作的关系不是绝对的。我画《矿山新兵》的时候是在9平方米的房间,没有画桌,要把床铺拿走,放上一个画板,跪在地上完成作品。条件好,不一定画出好画,条件坏,也不一定画不出好画。”在如此的际遇里,一样坚定革命信念,创作了《激扬文字》和《不灭的明灯》,那些流畅的线条,随意挥洒,因书法的融入,再不断的不停的创新,既是注入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,又借鉴了西方油画的写实风格,还有水彩的明艳, 笔墨与造型于一体的新写实水墨人物画,得到国家级美术最高奖“中国美术奖”,当然的实至名归。但杨老说一生当中所得的最大荣誉是这次金奖,而感觉最倒霉、感到最委屈的,也是这金奖。我细细的体会着,因为着时光的阴暗,就将一切当成了历练,因为从来不懂要放手,便一生就在以画为业的执着里,一生都是不断的自我提升,而英雄白发之时拥有着的现在繁华,只不过是当年守得如此的寂寞,那些略微的瑕疵才让生活如此的真实存在着。杨老不偏不倚中正耿直的将这一生,将国将家不管是如何的折磨和荣誉,一直就融入到骨血里去,让我的心情跟随着他的话语感觉是如此之重。
在近几年的作品中,《九八抗洪颂》等极多的相似的题材,一心不改的关心生态关心民生关心天下事。在这个有着杨老的城市,有着木棉花的衬托,我愈发觉得这座城市的可爱。看着正肆意绽放的木棉花,领军的指引着一种阳光的方向,那种宁静祥和的感觉,仿佛把我拉回到了一个久远的年代,心里常驻一股暖流,在涌动。
这,让我想起周瑜,我有严重的书生情结,那种士子文人的书生情结,不屈不饶傲气高洁的那一种。如果只会死读书的那种木讷的书生,肯定是不要的,只有文韬武略、才华卓越、气度雍容的一代懦将,书生舞剑,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的,能文能武,文能齐家武可治国的书生,才让人融于风流儒雅、功勋彪炳的书生境界中,无限向往和景仰。想想杨老,将笔抵剑,指挥若定潇洒从容,杨老的国画,国画人物肖像及舞蹈,兼长书法、篆刻、花鸟画及诗词,如此全面的才情,一步一步真的是烽火洗炼而来。想那1800多年过去了,但是周瑜在那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样子,杨老为国为民为宣传不遗余力的样子,就深深地重叠着这些历史的影像,现而今,已是名满天下,绝对意气风发的杨老卸下画笔时依然如周郎那样温雅,他似乎真的只是轻轻转了一个身,就从杀戮的荒凉中直接进入了人世的富丽,现在,因为身体的关系,又致力于青少年的教育事业,杨老是做什么都漂亮从容。
当我们在赏读杨老的没骨人物画时会发现,他的作品并非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形体、色彩与光影上,也和时下有些玩弄水墨趣味的所谓没骨人物截然不同;在杨氏作品中,深层地烙上了包含着东方艺术独特的线条美,杨老非但没有抛弃传统线条,反而强化了线条的美感,他突破了东方艺术中传统意义上线条的概念,把色彩构成的块面巧妙地转化成洒脱有序的线,使得作品表象上是块面,细细品味却充斥着线条的美感。这标志着中国画没骨人物的真正形成,仅此一点,已使杨之光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。
邂逅那些唯美的人体作品,那沉迷于光影折射在人体身上而带来的色彩变化美,天大地大,凉月吹灯坐,花落衣衫上,是一种温馨的视觉享受;画笔下的裸女,形体不再是形体,却升华在形体之上,一种彻底的无欲无性的人体,她们的形体已经被化解为阳光折射下的色彩,传译出光影的意韵,自然的人体中挖掘出阳光明媚的诗意,再赋予其强烈而浓郁的主观审美意识,这种赋予之后的艺术形态,是一种典型阳光之美,是一种和谐之美,杨老用这种生动而直观的方式,向观者显示了一种人体审美的典型范例,传统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在刻画裸体形象上,史无前例地被全面而完整地发挥到了极致。
人们经常说,能听得到花开的声音,是多少细细的品味,但这到底是多了几份秀气,唯独这木棉花,不仅花开时能倾了城去,就连它的坠落,在空中仍保持原状,一路旋转而下,然后“啪”一声落到地上,也是分外豪气。花落不止是有声,而是锵然铿响,气势天成,一个花落,就是整个的一个季节,也是一地的华年,不是秋风扫落叶般的无奈,也没有寒冬时节雨雪纷纷的惆怅,而是落英纷陈,花不褪色、不萎靡,很英雄地道别尘世。这就是生命的诠释,杨老的爱国义举和他敏锐的时代精神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,早已融成了一股憾人的力量,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而进入了文化史的创造与书写之中。
不管是杨老的花鸟,还是舞动的美人,或者是下放时创作的更多的职工肖相,众生百态里,一杯杯香醇的茶,都有一种苦尽甘来味道,让人一品再品一读再读,我们或许只能用一些浅薄的思想去看画面的内涵,而看深进去,就是领悟一种伟大的人格,一种宏宽的胸襟,一种深邃的思想和一种痛苦而愉悦的感悟。
笔如椽却也只能抒写一片华彩,而精神之不朽,却能造就出一个真正的人,一个真正的民族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雅俗两种文化,杨老塑造人文的精神并恪守着这一片华彩!让丹书亦难以承载它的份量和实在的内涵。
黎乐2013.03.11
---记杨之光先生
阳春三月,真是好时光,初初的春,凉凉的意,花团锦簇里不会太热烈,也不会妄自菲薄了去,这样的时节,去拜访杨老!老早就听同行的美术评论家李琰说起过,杨老的守时:早到十分钟以上,当然是没能克敛好自己脾性的浮躁和性急,迟到了十分钟以上,在相约的等待或被等待里,误了他的画画的时间,杨老统统将这种不守时归根于:不严谨。
事实上也是,杨老的一生,纵贯了上下整整一百年以上的人和物,上启于民国年间前后,过渡至恩师一代,中间自己亲身的经历并参与了水深火热的旧、新中国近代社会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,其中太多的活动、变革、人文、发展等等,诸多的人和事,下承至学生辈下一代孙一辈,延后至现在的2000年后、学生、青少年,全是融洽相处和蔼相对,我们面对着杨老,不会有一点儿局促不安,当然更看不到一点的大家架子和学术的名家讲究之类了。
想杨老一生,是最早的加入上海左联的第一批成员之一,上海左联,有必要介绍一下,左联,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通称,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,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团体,左联联合一切进步力量在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,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色彩,而且左联与其他革命团体一起粉碎了***的文化“围剿”,这支革命文艺大军,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。然后,参加了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的曹禺的处女作《雷雨》的演出,剧中出演鲁贵一角。紧接着就是宣传抗战,曾经与作战英勇的19路军将领司徒非一起,为宣传抗战一路往北,直到抗战胜利了而折回。解放后,才真正完全的改用手上的笔,为国为民的继续表现,先后于徐悲鸿学院,中央美院,中南美院(广州美院前身),从水彩慢慢转型不停的进取中,从创作了《一辈子第一回》开始,一系列发人深思、有关社会形态,劳动人民的本身、朴实无华的民生的艺术形象,生动鲜明的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。
杨老一腔的爱国情怀,从始至终,贯穿了他的一生,融于笔墨当中,一系列的作品,无一不与国与家相连相系。其中一幅著名的创作:一个女子迎着逆风,举着灯,用灯光***远方拖拉机上连夜耕地的伙伴,一个姑娘蹲在深深的积雪里,忙着准备伙食,杨老当时是为了宣传那辛苦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们,《雪夜送饭》,整幅画面,显示着一种特殊的力量与美的魅力,那种劳动的紧张,那种忘我的劳动中,那个年代的人们处处充满了豪迈的英雄主义,充满了革命的理想,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大跃进的时代气氛和深厚的阶级感情。在创作《雪夜送饭》时,太多太强烈刻骨的记忆,杨老说:“是最艰苦的劳动,现在想起来都可怕,一天12个小时的强度劳动,最后得了国际奖。”杨老根本就没有想到能得奖,他说能让他画画就不错了。果然,得了这奖后的颁奖会变成了批判会,就是在这个会上,台上的人讲:“杨之光,你要警惕名利思想!”
在50年代,在中央美院的李可染、叶浅予、李苦禅、吴作人、萧淑芳、吴冠中,还有在上海的林风眠、关良这些画家的特长,是通通没有办法自由发挥的,那个时期,就是这样子的不可思议。杨老说,所有的画画的氛围,真正的大家,全是和人民民生政治气氛是有关系的,当时的政治气候就说是要为人民服务。所以当时不单是吴冠中,还有那么多的名家李苦禅、吴作人、萧淑芳、李可染、叶浅予,都受委屈。抗美援朝时火药味就是很重的,需要艺术怎么样为前线服务,当时有一张苏联红军的画,是印象里记忆最深的:你参加红军了没有?手指着你,就这样宣传画着,去激起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。当时就是这样子的没办法,当时的形势只仅仅需要这种,而不是花花草草。中国政治上的转型,影响到艺术上的成熟。杨老反过来还要去劝慰吴冠中先生:笑了吧,算了吧,不要去算这些的老账了。杨老的性子,就这样的鲜明着,并直至今天,一样的说,“没有徐悲鸿先生,就没有我的今天”,后来杨老所经受到的打击比吴冠中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,却一样的承受。
我默默无言的了解着这些,靠在一个角落里,外面人来人往,远眺着裙楼上一片片飞花的屋檐,屋檐与屋檐间,木棉花在几层楼高处,这时节开得正好,火红灼热,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,给这座城市的春天增添了指引性的生机和活力。我常是喜欢到每一朵花前停足,细细的想认一认花的前身。所有的花,只要是说到花的,几乎通通形容的都是女子,唯独只有木棉,是齐天的男子。这木棉花,倒是特别特别的象杨老。
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,他在《木棉花歌》中曾形容木棉花“浓须大面好英雄,壮气高冠何落落”。木棉树有一个极特别的特质,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,以望天的姿式,英武地争取阳光雨露,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质量,被人誉之为英雄树、英雄花。春秋冬三个季节它和别的树木浑在一起,看不出任何的不同来,只有到了三月间,它就开始了他的正能量,英雄气的,一点一点,把内心最血气方刚的男儿样子,最是浓烈的情感特质,最最壮烈,几乎是壮烈到妖冶却绝对是正直的风情,完全的释放解脱了出来,光秃秃的枝头兀自地绽放鲜艳魅惑的血色的花朵,没有一点杂质,烈火似的不管不顾,只管熊熊燃烧,高调的昂扬着,火烧云似的一树就是一片,轰轰烈烈的壮观了一路过去,然后一直延伸着。象杨老!
杨老的艺术发展正如其个人的生命沉浮,充满了曲折和艰辛,每一件代表作几乎都是在美术界的质疑与自身命运的坎坷中诞生的,出于一片至死不悔的对国家对民族怀着的赤子之心,成长于革命的年代里,更让杨老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和政治的洗礼,磨砺出杨老异于常人的时代敏感与艺术功力,使杨老勇于突破程序束缚,不断创作出极富时代精神的视觉形象。
听说杨老在文革时期,一样的避不开那一场劫难,扣了个通敌的罪名,曾经被下放劳改,突然间泪如雨下。杨老却是轻易的就别开了话题,“政治上受委屈,要从历史看这个问题,我们国家领导人都受委屈。我在“文革”当中家破人亡了,我去怪谁去?”想象中,半夜里,杨老捧着那本大多是记载着他自己心情的《下放日记》,悲痛于那样的年月,所有的心情,在泪眼模糊里,上升为一种我也根本无法表达的高度,在下放的日子里,杨老说:“环境跟创作的关系不是绝对的。我画《矿山新兵》的时候是在9平方米的房间,没有画桌,要把床铺拿走,放上一个画板,跪在地上完成作品。条件好,不一定画出好画,条件坏,也不一定画不出好画。”在如此的际遇里,一样坚定革命信念,创作了《激扬文字》和《不灭的明灯》,那些流畅的线条,随意挥洒,因书法的融入,再不断的不停的创新,既是注入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,又借鉴了西方油画的写实风格,还有水彩的明艳, 笔墨与造型于一体的新写实水墨人物画,得到国家级美术最高奖“中国美术奖”,当然的实至名归。但杨老说一生当中所得的最大荣誉是这次金奖,而感觉最倒霉、感到最委屈的,也是这金奖。我细细的体会着,因为着时光的阴暗,就将一切当成了历练,因为从来不懂要放手,便一生就在以画为业的执着里,一生都是不断的自我提升,而英雄白发之时拥有着的现在繁华,只不过是当年守得如此的寂寞,那些略微的瑕疵才让生活如此的真实存在着。杨老不偏不倚中正耿直的将这一生,将国将家不管是如何的折磨和荣誉,一直就融入到骨血里去,让我的心情跟随着他的话语感觉是如此之重。
在近几年的作品中,《九八抗洪颂》等极多的相似的题材,一心不改的关心生态关心民生关心天下事。在这个有着杨老的城市,有着木棉花的衬托,我愈发觉得这座城市的可爱。看着正肆意绽放的木棉花,领军的指引着一种阳光的方向,那种宁静祥和的感觉,仿佛把我拉回到了一个久远的年代,心里常驻一股暖流,在涌动。
这,让我想起周瑜,我有严重的书生情结,那种士子文人的书生情结,不屈不饶傲气高洁的那一种。如果只会死读书的那种木讷的书生,肯定是不要的,只有文韬武略、才华卓越、气度雍容的一代懦将,书生舞剑,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的,能文能武,文能齐家武可治国的书生,才让人融于风流儒雅、功勋彪炳的书生境界中,无限向往和景仰。想想杨老,将笔抵剑,指挥若定潇洒从容,杨老的国画,国画人物肖像及舞蹈,兼长书法、篆刻、花鸟画及诗词,如此全面的才情,一步一步真的是烽火洗炼而来。想那1800多年过去了,但是周瑜在那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样子,杨老为国为民为宣传不遗余力的样子,就深深地重叠着这些历史的影像,现而今,已是名满天下,绝对意气风发的杨老卸下画笔时依然如周郎那样温雅,他似乎真的只是轻轻转了一个身,就从杀戮的荒凉中直接进入了人世的富丽,现在,因为身体的关系,又致力于青少年的教育事业,杨老是做什么都漂亮从容。
当我们在赏读杨老的没骨人物画时会发现,他的作品并非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形体、色彩与光影上,也和时下有些玩弄水墨趣味的所谓没骨人物截然不同;在杨氏作品中,深层地烙上了包含着东方艺术独特的线条美,杨老非但没有抛弃传统线条,反而强化了线条的美感,他突破了东方艺术中传统意义上线条的概念,把色彩构成的块面巧妙地转化成洒脱有序的线,使得作品表象上是块面,细细品味却充斥着线条的美感。这标志着中国画没骨人物的真正形成,仅此一点,已使杨之光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。
邂逅那些唯美的人体作品,那沉迷于光影折射在人体身上而带来的色彩变化美,天大地大,凉月吹灯坐,花落衣衫上,是一种温馨的视觉享受;画笔下的裸女,形体不再是形体,却升华在形体之上,一种彻底的无欲无性的人体,她们的形体已经被化解为阳光折射下的色彩,传译出光影的意韵,自然的人体中挖掘出阳光明媚的诗意,再赋予其强烈而浓郁的主观审美意识,这种赋予之后的艺术形态,是一种典型阳光之美,是一种和谐之美,杨老用这种生动而直观的方式,向观者显示了一种人体审美的典型范例,传统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在刻画裸体形象上,史无前例地被全面而完整地发挥到了极致。
人们经常说,能听得到花开的声音,是多少细细的品味,但这到底是多了几份秀气,唯独这木棉花,不仅花开时能倾了城去,就连它的坠落,在空中仍保持原状,一路旋转而下,然后“啪”一声落到地上,也是分外豪气。花落不止是有声,而是锵然铿响,气势天成,一个花落,就是整个的一个季节,也是一地的华年,不是秋风扫落叶般的无奈,也没有寒冬时节雨雪纷纷的惆怅,而是落英纷陈,花不褪色、不萎靡,很英雄地道别尘世。这就是生命的诠释,杨老的爱国义举和他敏锐的时代精神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,早已融成了一股憾人的力量,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而进入了文化史的创造与书写之中。
不管是杨老的花鸟,还是舞动的美人,或者是下放时创作的更多的职工肖相,众生百态里,一杯杯香醇的茶,都有一种苦尽甘来味道,让人一品再品一读再读,我们或许只能用一些浅薄的思想去看画面的内涵,而看深进去,就是领悟一种伟大的人格,一种宏宽的胸襟,一种深邃的思想和一种痛苦而愉悦的感悟。
笔如椽却也只能抒写一片华彩,而精神之不朽,却能造就出一个真正的人,一个真正的民族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雅俗两种文化,杨老塑造人文的精神并恪守着这一片华彩!让丹书亦难以承载它的份量和实在的内涵。
黎乐2013.03.11
黎乐- 新会员
- 帖子数 : 8
注册日期 : 14-07-22
年龄 : 24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